台灣捷邁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

By Dr. Sebastian Parratte 88
S&H:對於嘗試ROSA手術,選擇第一例病患方面,您有什麼建議?
Dr. Sebastian Parratte:
最初的幾例手術,建議選擇簡單的案例。例如非高BMI、非超級肌肉發達的年輕男性,不應選擇嚴重缺損變形作為初始手術對象。應選擇中度畸形的患者進行機器人手術。對於我來說在使用ROSA多年後,靜脈功能不全是唯一真正的禁忌症。我建議在進行內翻、外翻測試和關節抬高測試時要謹慎不要過度用力,因為您測試的是軟骨缺失部分。

S&H:您是否能與讀者分享您的手動全膝關節置換(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之旅,以及您是如何進入機器領域的?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從2001年開始與Jean-Noël Argenson教授在法國馬賽一起進行關節置換術。您知道嗎?法國是電腦輔助膝關節手術的起源地。因此,我慶幸的在非常早期就開始接觸電腦輔助手術和當時所謂的導航技術。隨後,我們轉向了病患個人化器械(PSI),與迷你加速儀(iAssist),並一直致力於學習、發表論文、研究這些技術。所以當機器人技術問世時,它對我來說就像自然進化的過程。因為它不僅是手術時的導航,同時也是手術過程中的輔助。我檢視了所有種類的系統後發現我並不喜歡光學系統,因為它過於受限,我不想使用過於受限的技術。
所以對我來說,現在的機器人輔助膝關節手術是有合理意義的,因為外科醫生仍然是外科醫生,仍然在進行手術。機器人存在是為了協助醫師達到我們心目中的理想擺位。

S&H:目前存在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而機器人技術又如何回應這些需求?
Dr. Sebastian Parratte: 多年來,我們在關節置換術方面不見得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因為我們一直試圖把每個患者恢復到相同的位置。然而,我們現在知道個人化排列Personalized Alignment(PA)的重要性。如果我有明顯內翻需要動手術,我不希望手術將我的膝關節調整外翻80度或180度。我希望外科醫生在進行我的膝關節置換手術時尊重我原本的解剖結構。因此,對於我的患者,我也持相同觀點。
在關於植入物排列方面,機器人技術是唯一能適當達到所謂個人化排列的唯一途徑,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們無法平衡韌帶,患者會感到不滿意。
我們發表了關節置換術後有多達 25% 的病患會有不穩定的報告。這表示韌帶的平衡適應性不夠。因此,我認為機器人技術和平衡工具是極其優異的工具,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達成韌帶平衡和減少不穩定。第三個是髕股關節問題,我認為機器人技術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S&H: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它提供醫師還有患者哪些好處呢?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認為通過機器人技術,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植入物的排列與旋轉。我透過使用機器人系統學到了很多關於旋轉的知識,因為它能夠呈現手術過程中你將要執行和執行過的工作3D影像。
排列問題在今天仍然存在,因為如果不將患者恢復到正確的排列狀態,患者不會感到滿意。第二個問題是韌帶不平衡,如果不恢復患者的自然韌帶平衡,患者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第三,我認為通過機器人技術,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植入物的外轉,協助我們改善對髕股關節的軌跡。
對於患者來說,所有這些問題會轉化為「感覺不自然」、「會痛」、「膝蓋鬆動」、「上樓梯困難」等症狀。對於我們而言,真正的問題是手術排列、不穩定性和髕股關節問題。

S&H:個人化排列(Personalized Alignment)是什麼意思?和運動排列(Kinematic Alignment)有什麼不同?
Dr. Sebastian Parratte: 個人化排列是指保留患者骨骼和韌帶結構的解剖特點。綜合考量韌帶和骨骼的排列,包含了冠狀面、矢狀面與旋轉面。個人化排列宗旨是在最佳折衷條件下優化手術效果,因為在進行3D膝關節置換手術時往往需要進行折衷。
運動排列在許多年前就出現了,它為我們提供了不同於往的3D思考。然而,有時它可能過於極端,沒有限制。如果我們採用個人化排列,我們會考慮股骨和脛骨的畸形,包括關節內和關節外的畸形。
如果股骨畸形沒有超過危險值,我們將保留這種股骨彎曲,僅矯正關節內部的畸形,恢復患者的磨損量還有患者的自然旋轉。它的核心是盡可能恢復患者自身的解剖結構。因此,相對於運動排列,個人化排列更加靈活,並基於對骨骼和韌帶的分析,而非過於系統化或教條化。
關於韌帶,目標是在伸展時,內外側都能保持非常穩定的空間。因為在伸展時的自然狀態下,不產生鬆弛非常重要,因為在患者行走時的衝擊階段 (strike phase),我們希望膝關節非常穩定。然後,在屈曲時,希望內側副韌帶在整個屈曲角度的範圍內,保持一致的緊張狀態,也就是內側非常穩定,而在個人化排列中,我們將允許外側的側室有一定程度的張開,因為這是自然膝關節所需要的。 
透過機器人,我們手術前可以評估患者的自然鬆弛度,並進行研究。我們使用德國的KUKA機器人,針對84個樣本研究「膝關節的自然韌帶平衡是什麼」,我們現在知道,有些患者韌帶較緊繃,有些患者韌帶較鬆弛。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韌帶張力,機器人也幫助我們在手術前或手術開始時評估這一點。總結一下,個人化排列是保留患者的骨骼解剖結構的組合,包括可接受的關節外畸形,基本上只矯正關節內的畸形,即關節炎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並結合患者自然的韌帶平衡。它的目標是在不進行內部結構過多釋放的情況下,保持膝關節的平衡。

S&H:在手術中,外科醫生在哪個環節花費最多的時間,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將如何改變?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們實際上在歐洲進行了一項研究。我們針對ROSA的使用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花費最多時間的部分是手術的規劃。安裝感應器、準備機器人本身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經過五到十個案例後,團隊已經準備好,只會額外多花5分鐘。真正棘手的部分在於規劃。在螢幕上調整數值時,這仍然是機器人手術中棘手的部分,因為目前機器人只能告訴我們當下的狀況,但無法告訴我們應該往哪個方向。在法國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法國作家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在《小王子》中寫道:「沒有計畫的目標只是一個願望。」
在全膝關節置換術中,我希望能夠設定一個目標來制定我的計畫。我們之前提到了個人化排列,但我們仍然不能100%確定什麼是最好的目標或最適合的患者。舉個例子,你想要將一艘飛船送入太空,這非常複雜,但整個團隊都清楚目標是什麼。你想要讓一艘飛船繞月球飛行,或是著陸於火星,都有非常具體的目標,對此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在全膝關節置換術中,我們仍然不確定是否應該外轉三度、零度,或是否應該在脛骨上調整為88度,還是在股骨上調整多少度。
目標仍然有待商榷。有很多不同的哲學觀念、不同的方法,我們仍然不確定到底應該做什麼。

S&H:您目前使用 ROSA 時,平均每次操作的時間需要多久呢?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做過測試,使用 ROSA準備工作平均多出 6 分鐘,包括覆蓋手術區域和插入感應器。因為器械流程與實際切割時間比傳統手術更快,所以平均來說速度是和傳統手術保持一致的。但我同時也在進行一些韌帶測試的研究,所以整體上需要額外多花10分鐘左右。老實說,我使用機械人不是為了可以做到和傳統手術時間一樣,我熱愛數據、喜歡測試膝蓋,但能夠在時間上達到平衡是很好的。

S&H:能否分享關於機器人手術的平衡技巧?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們應該停止追求屈曲和伸展時的等量間隙。我們應該在伸展時實現非常穩定的間隙,無論是在內側還是外側。目標是保持這種非常穩定的間隙,而在屈曲時在內側保持一致,並允許一定程度的外側張開。
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儘量保留患者的骨骼解剖構造,這代表目標是糾正關節內畸形,避免進行非必要與過多的組織釋放。當使用這樣的平衡理念時,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進行釋放時會比較保守。我認為在機器人輔助下,保守處理非常重要,因為可以更好地評估術中的韌帶張力,並根據機器人系統進行必要的釋放。這是一個小訣竅,手術前或手術中的韌帶平衡應該要非常平順地進行。我見過一些醫生在手術開始進行韌帶評估時,過度用力推動韌帶,彷彿要讓它脫位一樣。事實上,它不應該被脫位,應該要非常平穩地進行調整,只需糾正與缺失軟骨相關的鬆弛度,不需要做更多的調整。最後,為了更優化韌帶的張力,目標是儘量重建患者手術前的膝關節解剖結構。因此,尺寸齊全、解剖型的植入物就非常適合,透過植入物來修復缺失的軟骨。外科醫生需要開始用3D思考,而不僅僅是前與後、內與外。機器人可以協助您看到整個畫面,而不僅僅是單一的線條或獨立的元素,而除了表面之外,我們也需要考慮到3D體積的填充與不同變數互相之間的影響。
那麼,由於骨關節炎的進程,有多少體積消失了?我將透過切割移除多少體積?然後我需要通過植入物帶回多少體積來填充空間呢?這是患者的本身的空間。如果您以體積的角度來考慮,就更容易實現適當的韌帶平衡和對患者自身解剖結構的恢復。


S&H:機器人手術有什麼要點和陷阱?又如何避開他們呢?
Dr. Sebastian Parratte: 一般來說可能會遇到兩種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感應器鬆動,這可能導致準確度下降。若定位釘會移動,可能是因為沒有固定確實。我個人偏好把股骨感應器放置遠離手術區域,才可以避免碰撞。,這樣我可以看到股骨側植入的位置,並且完全掌控股骨側的一切。切記遠離手術區域才可以避免碰撞。在術中要小心不要碰撞、拉扯感應器、避免移位。脛骨側重要的是,不要將感應器放置在皮膚狀況差的區域,尤其是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靜脈功能不全,在脛骨上的皮膚可能非常糟糕,可能在該區域後續癒合時遇到問題。另外,如果將感應器放置在骨皮質的側面 (Transcortical),會有骨折的危險。


S&H:當使用無影像時,有哪些校準問題可以被避免?當您檢視初始軟組織結果時,有哪些警示信號?哪些地方需要醫生重新進行校準?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們計算的是絕對距離,所以要避免刺穿軟骨。第二點是PCA工具要確保兩側的遠端和後端都與骨頭確實接觸,因為這是人為差異最小的步驟。我建議不要過於關注TEA的識別,因為文獻中已知導航系統在存在六度內的人為差異。即使在CT掃描中,如果讓一百位外科醫生來定位,也會有很大的結果差異,更不用說在術中了。對於脛骨側,內側和外側註冊點也非常重要。我喜歡註冊在股骨與脛骨接觸的軌跡也就是負載區域。而外側我是點在最高點,因為這樣切除量相對保守。我必須知道每個註冊點的位置,是前方還是後方,並且必須在術前觀察X光來瞭解,因為如果斜率非常高,在前方取點,切除量會更大。所以必須知道想要切除什麼,參考點是什麼,並將其用作正確的標記物。

S&H:您如何決定股骨的最終外轉角度呢?
Dr. Sebastian Parratte: 對我來說,決定旋轉角度很簡單。如果我在手術前的X光上看到髕骨沒有傾斜,我就會使用完全相同的旋轉角度。如果我在手術前的X光中看到髕骨有傾斜,我可能會增加三度~五度的外轉。


S&H:您比較偏好使用影像還是無影像方式開刀?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在2019年開始使用ROSA,當時正值COVID-19爆發的時期,所以我開始習慣使用無影像導航系統。這個過程很順利,而且無影像導航技術足夠正確,所以我目前100%的使用無影像導航。對我來說影像導航的唯一真正優勢在於如果你想在手術前預測尺寸。我實際的經驗中,無影像模式非常出色,也非常便利。在中東,他們今天來,我明天就可以進行手術。這就是為什麼無影像導引手術非常符合我的實際執業方式的原因。

S&H:對於機器人手術的未來,您預見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Dr. Sebastian Parratte: 我看到機器人手術有兩個可能的未來。第一個未來已經在進行中,讓我們在關節置換手術中所做的事更好地與術前術後連接起來,更好地理解我們在術中做的事情對術後的影響,這是通向未來的第一步演變。第二個未來是關於手術規劃。對於病人來說,植入物的理想位置是什麼?目前我們有非常精確的工具來放置植入物,我們有出色的植入物,但有時我們不知道如何使用機器人來獲得理想的位置。我認為這種與手術前的關聯,各種類型的手術前動態模擬和不同類型的位置以及模擬,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應該在手術前如何定位植入物。基本上,我們只要將這動態學習的結果複製到機器人中,然後使用機器人來執行計劃。對我來說,這是智能手術。不僅具有精確的工具,還具有幫助你知道要去哪裡的工具。所以我認為這是未來,但同時也是目前缺少的一個環節,也是我最希望擁有的功能。

Recommended Articles

Copyright © Zimmer Biome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E-creative